金相顯微鏡是對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進行分析的重要光學儀器。金相學主要指借助光學(金相)顯微鏡和體視顯微鏡等對材料顯微組織、低倍組織和斷口組織等進行分析研究和表征的材料學科分支,既包含材料顯微組織的成像及其定性、定量表征,亦包含必要的樣品制備、準備和取樣方法。其主要反映和表征構成材料的相和組織組成物、晶粒(亦包括可能存在的亞晶)、非金屬夾雜物乃至某些晶體缺陷(例如位錯)的數量、形貌、大小、分布、取向、空間排布狀態等。
金相顯微鏡的使用要遵循這些要求:
1)操作者的手必須洗凈擦干,并保持環境的清潔、并保持環境的清潔、干燥;
2)用低壓鎢絲燈泡作光源時,接通電源必須通過變壓器,切不可誤接在220V電源上;
3)更換物鏡、目鏡時要格外小心,嚴防失手落地;
4)調節物體和物鏡前透鏡間軸向距離(以下簡稱聚焦)時,必須首先弄清粗調旋鈕轉向與載物臺升降方向的關系。應該先用粗調旋鈕將物鏡調至盡量靠近物體,但絕不可接觸。然后仔細觀察視場內的亮度并同時用粗調旋鈕緩慢將物鏡向遠離物體方向調節。待視場內忽然變得明亮甚至出現映象時,換用微調旋鈕調至映象最清晰為止。
5)用油系物鏡時,滴油量不宜過多,用完后必須立即用二甲苯洗凈、擦干;
6)待觀察的試樣必須*吹干,用氫氟酸浸蝕過的試樣吹干時間要長些,因氫氟酸對鏡片有嚴重腐蝕作用。